2024年苏州大学在江苏省投档分数线分析(物理类)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本科批次平行志愿投档线(物理等科目类) | |||
院校 代号 |
院校、专业组(再选科目要求) | 投档分 最低分 |
投档位次 |
1261 | 苏州大学13专业组(化学) | 634 | 10322 |
1261 | 苏州大学14专业组(化学) | 634 | 10322 |
1261 | 苏州大学15专业组(化学) | 645 | 6275 |
1261 | 苏州大学16专业组(化学) | 632 | 11188 |
1261 | 苏州大学17专业组(化学) | 634 | 10322 |
1261 | 苏州大学18专业组(化学) | 633 | 10758 |
1261 | 苏州大学19专业组(化学) | 630 | 12125 |
1261 | 苏州大学20专业组(不限) | 617 | 19075 |
1261 | 苏州大学21专业组(不限) | 625 | 14593 |
1261 | 苏州大学22专业组(不限) | 600 | 30768 |
1261 | 苏州大学23专业组(不限) | 597 | 33187 |
1261 | 苏州大学24专业组(不限)(中外合作办学) | 595 | 34819 |
1261 | 苏州大学25专业组(化学) | 620 | 17342 |
1261 | 苏州大学26专业组(化学) | 612 | 22221 |
1261 | 苏州大学27专业组(化学) | 606 | 26287 |
1261 | 苏州大学28专业组(化学) | 598 | 32341 |
1261 | 苏州大学29专业组(化学) | 621 | 16767 |
1261 | 苏州大学30专业组(化学) | 611 | 22842 |
1261 | 苏州大学31专业组(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30768 |
1261 | 苏州大学32专业组(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590 | 39109 |
1261 | 苏州大学33专业组(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589 | 39949 |
1261 | 苏州大学34专业组(生物) | 601 | 29982 |
1834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2专业组(不限) | 501 | 143833 |
1834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3专业组(不限)(中外合作办学) | 482 | 166885 |
1834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04专业组(化学) | 479 | 170310 |
一、整体概况
苏州大学作为江苏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其物理类专业的招生一直备受考生关注。今年,苏州大学在江苏省物理类本科批次的投档分数线再次彰显了其强劲的实力和广泛的认可度。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不同专业组的投档分数线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整体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具体数据分析
1. 高分专业组
15专业组(化学):以645分的投档最低分领跑,成为苏州大学物理类中最具竞争力的专业组之一,对应的投档位次为6275名。这表明该专业组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的,竞争异常激烈。
13、14、17专业组(化学):投档最低分均为634分,位次相近,显示出这些专业组同样受到考生的青睐。这些专业组可能涉及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就业前景。
2. 中等分数段专业组
16、18、19、25、26、30专业组:这些专业组的投档最低分在611分至633分之间,属于中等分数段。尽管竞争也较为激烈,但相对于高分专业组而言,考生有更多的机会被这些专业组录取。这些专业组可能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热门专业。
3. 较低分数段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
20、21、22、23、24、27、28、29、31、32、33、34专业组:这些专业组的投档最低分在589分至617分之间,相对较低,为分数稍低的考生提供了进入苏州大学的机会。其中,24、31、32、33专业组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投档分数线略低于其他专业组,但学费较高,考生需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留学意愿做出选择。
三、投档位次分析
从投档位次来看,苏州大学物理类各专业组的录取竞争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高分专业组的投档位次普遍较低,表明这些专业组的录取难度较大;而较低分数段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的投档位次则相对较高,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录取机会。
四、趋势与建议
趋势分析:近年来,苏州大学物理类专业的录取竞争日益激烈,高分优质生源质量持续走高。这反映出考生对苏州大学物理类专业的认可和青睐。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备考建议:对于即将步入高三的2025届考生而言,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要关注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备考策略。此外,考生还应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合理选择专业组,避免盲目跟风或追求热门专业。
专业选择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组时,应充分了解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要仅看重专业的热门程度或就业前景而忽视自身的兴趣和特长。